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链接地址:

http://zgjds.ccnu.edu.cn/

机构简介: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前身历史研究所,是直属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研究机构,由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教授于1984年创办。继任所长依次为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三位教授。1999年,获学校支持,调整重组并更易为此名,同时聘请朱英教授出任所长。研究所是中国高校恢复学位制度后最先被批准为具有硕博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单位,所属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也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所下设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以及中国商会研究中心、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涩泽荣一研究中心,还是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的挂靠机构,创办有《近代史学刊》和《辛亥革命史丛刊》等学术刊物。截至2010年,研究所有专职研究人员1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人;兼职研究所人员6人,其中校内兼职2人,校外兼职4人。

  近30年来,研究所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新体系,拓展和引领了辛亥革命史、中国早期现代化、商会史、博览会史、乡村手工业史、近代社会群体、教会大学史和基督宗教史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界亦产生了广泛影响。自2001年至2010年,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项、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大委托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107种(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26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报刊理论版发表论文78篇。其中,有8本著作被译作英文、日文或韩文出版、3本著作在台湾再版;67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或重点摘登。《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辛亥革命资料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近代中国商会选举制度之再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等标志性成果获各级学术奖励22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十年期间,研究所科研项目数、经费额和学术成果的数量,逐年均有增长,平均幅度约10%。2010年,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申请获批科研项目19项、累计经费260万元、出版和发表学术成果76篇(部),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90%、116%和93%。

  近10年来,研究所特别注重培养和延揽国内外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人才并逐步成为培养中国近代史专业高级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截至2010年,专职研究人员中,45岁以下的成员占比超过60%,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比例也均在80%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都有在海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访学研究的经历,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基础扎实、学风严谨、各有专攻又相互合作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专职研究人员中有6人分别担任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和辛亥革命研究会等国家级学术组织的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或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有6人入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人事部新(跨)世纪"***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湖北省"***"特聘教授1名、湖北省名师1名。

  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研究所数十年来的优良传统,在10余年的基地建设过程中,这一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理论与学术水平,研究所除继续施行集体指导的方法外,还采取了吸收优秀的研究生参与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定期主办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已举办18期)、不定期举办博士生沙龙(已举办12期)、设立网上讨论区、资助或奖励优秀成果等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研究所共招收博士生106人、硕士生268人,毕业博士生57人、硕士生148人,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此外,还成功举办"2009年中国近代史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6届"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暑期讲习班",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和赞赏。

  自创办之日起,研究所即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01年以来,先后举办了11次国际学术研讨会、17次国内学术会议;专职研究人员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9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12人次,赴海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访问研究21人次;邀请海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36人次、国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68人次;邀请海外学者来校访问研究8人次,邀请国内学者来校访问研究6人次。为了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研究所还陆续成立了"章开沅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涩泽荣一研究中心"和"池田大作研究中心"三个学术平台。此外,还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关西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在人员交流、研究生培养、资料互换与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十年期间,专职研究人员围绕相关课题,承担、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共12项。

  在教育部和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研究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方式,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十年期间,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先后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17项、提交咨询报告12篇、应邀出席各类咨询活动70余人(次)。其中,名誉所长章开沅教授撰写的《科技创新:根深才能叶茂》,深刻揭示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获得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高度肯定;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团队围绕"当代商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撰写的咨询报告,获得中共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等部门的采纳,并给予高度评价。此外,研究所还应地方政府部门的邀请,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等主题,举办了30余次报告会和辅导培训活动,也获得良好反响。

  不仅如此,研究所还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有效地整合了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历史文献学等学科的优势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学校历史学一级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在研究所的支持和带动下,学校历史学科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年)和国家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2005年),并荣获5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3门课程的负责人为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此外,由研究所专兼职人员作为负责人和重要成员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团队"还先后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

  "十二五"期间,研究所将继续秉持"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校训和"兼容中西、追求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以更加开放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更富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迎接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争取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研究所现办公地址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5、6楼。办公室数十间,会议室1间,小教室2间,资料室1间。现任所长为朱英教授,郑成林教授任副所长,章开沅教授为名誉所长。